

近日,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一列胎龄31+1W,出生体重1.425kg早产儿,在医护人员的抢救和精心照护下,历经49天,连闯多个“生命关卡”后,终于迎来了“袖珍宝宝”的康复出院,宝宝的爸爸带着一面精心制作的锦旗来到新生儿科,并对医生护士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
回想过去的49天,都在经历着什么?记得宝宝出生就抱往新生儿科,当时值班医生说“宝宝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呻吟,病情危重,需要准备辐射台,立即进行抢救”,并向家属交代病情。
床旁交班
对于早产儿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整个救治过程中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医院高度重视,新生儿科团队立即采取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氧气给予,气管插管,并气管内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辅助通气,这一系列的操作都一气呵成,团队协作得非常好,这离不开科室平时的一个应急演练。
但由于宝宝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身体的各方面都发育不全,我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比如:喂养问题、静脉给药问题(新生儿科目前无脐静脉及PICC置管资质),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每一项操作及治疗都需慎之又慎,治疗期间,新生儿科团队对宝宝的照顾细致入微。主管医生蒋波每天根据宝宝的情况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从呼吸机到CPAP到空氧再到普通给氧到无氧状态下,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生命体征平稳,从38cm到46cm,从出生1.425kg到最低时的1.1kg再到出院时2.49kg,从禁食到胃管喂养再到自主吸吮,从各种管子到逐一搬走,从奄奄一息到茁壮调皮。
经过49天的日日夜夜,终于迎来了宝宝的出院,宝宝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辛勤努力,倾注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心血。回顾起这49天的治疗经过,依然是惊心动魄,宝宝也是非常的坚强,一路通过了“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多个难关。
此次早产儿救治成功,充分体现了彝良县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救治未成熟早产儿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标志着彝良县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生儿科电话:5127930
儿科电话:5120400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
供稿:潘倩臣
编辑:李 虹
审核:龙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