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院肿瘤中心的成立,肿瘤患者日渐增多,然而肿瘤患者的静脉通路管理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多程静脉化疗,可多次静脉穿刺不仅会损伤血管,化疗药物的强刺激性还容易引发外周静脉炎症、血栓、血管硬化甚至闭塞,一旦化疗药物渗漏,将会导致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患者由于居住偏远山区,静脉通路的维护也会困难重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帮助患者选择一条维持时间长、安全且能输入各种高渗透压、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且方便维护的静脉通路,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2024年12月25日,我院普外科、肿瘤科医生及静疗小组组长共同协作,成功开展了首例“经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患者情况介绍
张阿姨,直肠恶性肿瘤,1年前确诊后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后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系统治疗后,现出现肺内多发转移、局部病灶复发,经过远程会诊后调整治疗方案,考虑患者病情进入晚期,治疗周期长,且PICC导管因其不小心拔出,无法再正常使用,经主管医生与其详细介绍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三种静脉通道(PICC、CVC、输液港)优缺点、操作流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后,患者及家属选择置入胸壁输液港。在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成功为患者置入胸壁输液港,为患者打通了一条长效、安全且舒适的“生命线”。
该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静脉输液技术——“输液港”植入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在血管通路技术方面再上新台阶,同时也为需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肿瘤科、静疗小组将始终秉持着不断学习前沿知识、先进技术的理念,积极努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什么是静脉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PORT),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可用于输液、输血、化疗药物的输注等,可有效防止化疗时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不良反应。
二、静脉港的优点
感染风险低:由于输液港完全埋植于皮下,减少了组织暴露,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保护血管:输液港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血管产生的血管硬化和静脉炎等问题,从而保护了血管健康,减少了药物外渗的机会。同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多次静脉输液时的穿刺痛苦。
方便患者:输液港埋植后不易被人发现,治疗后拔除穿刺针,可以正常洗浴及游泳,且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限制,可以做日常家务,洗澡,打太极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维护简单:可承受多次穿刺,且维护相对简单,治疗间歇期28天维护一次即可,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及节省支出。
使用时限长:输液港的使用期限长,放置时间可达5年以上,具体与输液导管的老化速度和患者个体体质有关。
三、哪些患者适合置静脉港
1、需长期输液治疗或反复输注刺激性药物,如肿瘤化疗。
2、需长期或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采血。
3、需长期输注高渗性或高粘稠度液体,如长期胃肠外营养。
4、应用输液泵或压力输液治疗。
5、缺乏外周静脉通路。
四、静脉港注意事项
输液港植入后,一般伤口愈合约需5-7天,伤口愈合后可洗澡,无需严密包裹。术后3天内,植入侧肢体,尽量不要举过头顶,防止牵拉港体,出血。输液港若连续28天未使用,需要由专业的通路护士进行一次维护。在输液使用过程中,如果置港部位有胀痛、发凉不适,应立即报告护士,并停止输液,进一步排查原因。植入位置周围有胀痛不适,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排查有无静脉血栓形成,如有血栓形成,请至专科门诊或医生处就诊。
科室介绍
目前普外科常规开展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根治手术,目前可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结直肠癌根治术。
目前肿瘤科可对胃癌、结直肠癌、肝胆胰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淋巴瘤、皮肤恶性肿瘤、鼻咽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行标准化诊治,开展针对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姑息治疗等标准化治疗,并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标准化药物预处理、药物毒副作用监测及处理,规范诊治。我院可处理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特别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我院相关药物品种及剂型已进一步增加。
目前静疗小组常规开展PICC置入及维护、中长静脉导管置入、输液港维护。
END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
供稿:詹成艳
编辑:李 菲
审核:龙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