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老年人口愈来愈多,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而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犹如威化饼干,一个小小的咳嗽或喷嚏,都有可能发生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osteoporosis),OP?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老年人和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中老年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一、健康饮食
1.增加钙摄入: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于提高骨峰值和维持骨量至关重要。建议多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鱼类和坚果等
2.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食物来源,如鱼类、蛋黄和强化食品,还可以通过适量的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3.均衡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也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科学运动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进而提高骨密度。
重量训练:通过增加骨骼负荷来促进骨
运动强度和时间: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老年病/内分泌科护士带病人及家属一起做操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骨骼细胞,导致骨量减少。因此,戒烟是预防骨质统松的重要措施。
限酒:过度饮酒也会影响骨骼健康,应限制酒精摄入。
四、药物治疗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应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骨丢失呈指数升高。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外源性雌激素来防止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但这一措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五、定期检查与监测
骨密度检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关注身体变化:注意关注身体的变化,如出现身高减少、骨折、姿势改变、骨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周期管理对降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危害有重要意义。我院内分泌科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收治了近100列骨质疏松患者,最大年龄患者94岁,有效降低了骨折的危害。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咨询电话:5123260。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
温馨提示
如您还希望对骨质疏松症有更多的了解,请咨询内分泌科医护团体,咨询电话:0870-5128646。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
供稿:康 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 菲 审核:龙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