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2日,彝良县召开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交接轮换迎送会,会议由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运新同志主持,昭通市委副秘书长徐木松、市卫健委副主任周黾、县委常委、副县长赵俊杰、县卫健局局长陈友凤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县人民医院在家班子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组团式”医疗队专家扎根彝良,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本土医疗骨干,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县人民医院方侃院长代表医疗队从“124”帮扶思路、“54321”发展策略等方面汇报了三年来的工作:医疗队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0余项,国产磁波刀无创消融手术更属西南地区首例。心电诊断中心和MMC获得国家总部授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二甲分别通过省级现场验收和复审,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持续向好。与2022年帮扶前相比,2024年医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2.9%,医院门诊患者313880人次,同比增长32.3%;住院患者36252人次,增长24.7%全省二级医院排名第7;三、四级手术2896例,同比增长69%,位列全省二级医院第4;RW≥2的病例数2002例,同比增长66.9%,全省排名第8;CMI为1.1476,增长10.7%,全省二级医院排名第20位;DRG组数542,增长6.3%,全省二级医院排名第13位。膝关节置换术位列全省各级医院排名第8,髋关节置换术位列全省第15,眼底病手术及心脑血管介入手术人次在全省二级医院中均名列前10。
科研工作实现“零”的突破,立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篇及科普文章1篇。教学工作逐步开展,成为昆理工医学部教学基地,加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儿童医院“技术协作”单位,全力推进教学管理与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高。
会议观看了《沪滇协作普新篇,山海同心铸医魂》帮扶短视频,开展了帮扶队旗的交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新一批“组团式”医疗队队长周孜辉代表新一批队员发言,他表示,接过新的接力棒,将在上一批队员的基础上,接过责任与担当,推动帮扶工作从“输血”向“造血”深化。
迎送会刚结束,新一批医疗队陈熹、唐慧雯两位专家便临危受命,成功抢救了一名突发气胸的新生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帮扶即责任”的初心。
此次交接轮换,既是对过往帮扶成果的总结,更是沪滇医疗协作的全新起点。我院将继续在上海的帮扶下,以“组团式”帮扶为纽带,持续优化帮扶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彝良落地生根,为彝良百姓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