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涉及从食管到肛门之间任何部位出血的临床症候群,它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并且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一)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等。比如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大量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肠道的疾病引起,像肠息肉、结肠癌、痔疮等。痔疮患者在排便时,大便摩擦可能导致痔疮破裂出血。
二、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一)上消化道出血多数会出现呕血,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或棕褐色,也可能是鲜红色。并且会出现黑便,大便像柏油一样。
(二)下消化道出血时,大便颜色通常是暗红色或鲜红色。不过,少量下消化道出血也可能表现为黑便。大量出血有的病人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突然起立会出现晕厥,休克,肢体发冷,心率增快,血压偏低等。也可能有腹痛、发热等情况。
三、发生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发生消化道出血时,要保持冷静。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让其侧卧,防止呕血时窒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过程中,记录呕血或便血的量、颜色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要让其尽量平卧、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患者清醒时给予安抚,助其稳定情绪,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四、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预防消化道出血,需均衡饮食,多吃蔬果,忌粗糙坚硬、辛辣油腻过烫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累劳;用药需谨慎;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基础病,定期复查,遵循医嘱,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风险。
【 END 】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
供稿:陈 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 菲
审核:龙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