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流感高发季,守护孩子健康,这些知识要记牢!


秋冬时节,流感病毒又开始活跃起来,孩子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往往更容易“中招”。许多家长容易把流感误当成“重感冒”,其实两者大不相同。掌握科学的防护知识,才能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
一、流感到底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二、孩子为什么是流感高危人群?
孩子的免疫系统仍处于发育阶段,面对病毒时防御能力相对较弱。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童群体的感染比例可达到20%–50%。托幼机构和学校由于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往往成为病毒快速传播的场所。
低龄婴幼儿风险更高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婴幼儿群体:

6个月以下婴儿尚不符合流感疫苗接种条件,缺乏疫苗保护;
2岁以下幼儿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格外警惕。
三、怎样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不少家长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项目 | 流感 | 普通感冒 |
病原 | 流感病毒 | 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 |
传染性 | 强 | 弱 |
季节性 | 明显,冬春季节高发, 南方可有夏季流行 | 无 |
发热 | 多高热 | 无或轻中度 |
全身症状 | 多见,比较重,有头痛、 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差 | 少或无 |
并发症 | 多见,有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肝脏损害、肌肉损害和脑炎或脑病 | 罕见 |
病程 | 5~10d | 1~3d |
关键提醒:如果孩子突然高烧、全身难受、精神差,应警惕流感,建议及时就医。
四、科学用药:抓准48小时黄金期
孩子确诊流感后,发病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尽早用药能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其中奥司他韦适用于1岁及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连吃五天。尤其要注意,奥司他韦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与食物同服可提高耐受性。玛巴洛沙韦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全病程只需要给一次药,避免与乳制品、钙铁锌补充剂同时服用。
用药提醒:
普通感冒≠流感!抗菌药物对流感无效!
奥司他韦仅用于治疗或密切接触后的预防(需遵医嘱)。
如果孩子发烧不适,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间隔6小时,一天内用药不能超过4次。
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五、预防流感,记住这六招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4.避免近距离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人。
5.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6.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无接种禁忌的儿童,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2-4周左右即可产生抗体。
温馨提示:切勿盲目自行用药,请及时就医,就诊时请佩戴口罩,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欢迎关注“彝良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方便您就医(提供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服务)。 供稿:黄坤 冯燕 编辑:李 菲 审核:龙 海

